“四时有花”“常年常绿”应当慎重——朱松伟

发布时间:2013-02-20浏览次数:9071

近日,读到《园林》2012年第10期中《关于园林绿化建设的几点文化思考》一文,作者提到植物也是一个生命体,在人类的各项建设中必须考虑到这一点,我深表同感。曾经读书时,有位老师说过“植物伦理学”这一概念,即植物是大自然中有鲜活生命的一份子,它有自身独到的延续过程。从宗教角度来看,无论是早期的原始崇拜,还是后来发展成熟的各宗派,从“万物有灵”到“圣物”的出现,都承认植物与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是相同的。

如果能认同植物的伦理更替,就应该接受它们的繁荣与枯败,就应该欣赏它们在不同时节展现出的不同景色。古人常做四时歌、四时画,用不同季节的景象营造出的氛围抒发出主观情绪。有面对春季万物复苏时的欣喜、有面对夏季朝气蓬勃时的兴奋、有面对秋季萧瑟落叶时的感伤、有面对冬季山寒水冷时的悲凉,就如日出与夕阳是别样的美同理。只有经过冬藏的辛苦等待,才会迎来春芽带来的希望。这样完整的情绪更替有利于人类情感的宣泄,有利于人们审视自己,有利于人们客观地看待事物发展。

然而今天城市中的园林绿化,追求“四时有花”、“四季有景”,并未真正学会欣赏四季的景,花坛每季更换盛开的花,树种更多选择常绿植物,逐渐增加人工干预度,离所谓的“自然式”、“生态式”越来越远。正如某些人担心的那样,日复一日看惯了同样环境的人,慢慢变得浮躁、缺乏耐心。那些辛勤为人的“城市化妆师”,通过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让人们感到单调与乏味,这不是与初衷背道而驰了么?

所以我认为,造美的设计师们应当先学会审美,而后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大众的审美,让大家接受更多元的美,让大家了解植物的四时,千万不要向农贸市场上一样,找不到当季有何种蔬菜水果。

读者  朱松伟

(该文刊登于《园林》2012年第12期)

投稿须知

1.要求文字流畅条理清晰应结合生动、具体的事例或案例,不宜写成纯理论的专业文章或工作总结,不宜只罗列数字,不宜带有商业广告性质。

2.稿件篇幅3000~6000字,采用图文混排,图片(照片)5-10幅。图片(照片)要求原创,清晰度高,每张图片(照片)300 dpi以上(文件不小于2 MB),并附图片(照片)说明(请单独打包)。

3.投稿邮箱:Garden899@163.com,投稿成功后邮箱会有自动回复。

4.文章一旦刊发,即寄样刊。

5.咨询电话:021-54353667

  • *姓名
  • 地址
  • 邮编
  • *联系方式
  • 发票抬头
  • *纳税人识别号
  • *购买
    2024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一期

    一期

    二期

    三期

    四期

    五期

    六期

    七期

    八期

    九期

    十期

    十一期

    十二期

    一期

    一期

    二期

    三期

    四期

    五期

    六期

    七期

    八期

    九期

    十期

    十一期

    十二期

  • 金额

    单位:元

  • 点击查看订阅方式